广西预防医学学会病原监测与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重要信息 > 信息快递

广西预防医学会病原监测及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广西第一期学术交流及培训会圆满召开

作者: 管理员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4-07-07 12:15
访问量:

  2024年6月21-23日广西预防医学会病原监测及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广西第一期学术交流及培训会在广西沃顿国际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由广西预防医学会主办,广西医科大学、广西预防医学会病原监测及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承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区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医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海关等单位领导和专家,以及从事传染病相关研究和工作的人员或研究生两百余人参加。

图片.png

  21日召开广西预防医学会病原监测及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通过规范化选举流程,民主选举产生了首届委员,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教授为首届主任委员;广西医科大学樊晓晖教授为首届名誉主任委员、以及广西医科大学张增峰和唐咸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发全、广西科技大学蒋承建、右江民族医学院黄衍强、广西区人民医院胡国平、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淑家,柳州市人民医院吴莹、广西金域检验实验室何毅等9名同志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广西预防医学会病原监测及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成立,旨在促进我区病原监测及生物信息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该领域的技术能力和科研水平。

图片.png

  22日举办主题为“生信新技术助力病原检测与监测”学术交流会,广西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灵光到会并致辞,他提出要加强我区的病原监测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进一步深入交流和加强合作。

图片.png

    本次会议内容包括新发再发传染病的病原学、感染及传播机制、流行病学、预警预测、防控策略、免疫机制、诊疗进展、实验室检测等方面相关议题,特邀病原监测与生物信息领域的国际学术大咖管轶、鲍一明、徐书华、崔杰、李石柱教授等进行病原识别与监测的基础生物信息支撑、病原驱动的人群基因组多样性演化、病原进化的临床应用等学术报告。为学员们讲授了病原检测最前沿知识、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以及生物信息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带来了前沿知识与实战经验分享,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与研究思路。

图片.png

  同时,会议还邀请广西区内的张增峰、蒋承建、吴莹、安三奇、庞贤武和胡艳玲教授等进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诱导M1型巨噬细胞焦亡及其机制研究、亚热带区域典型病原微生态机制与生物大数据对策、RNA表观遗传与微生物的相互调控机制、广西HIV耐药监测检测和分子网络分析和病原体分析一站式云计算与分析平台等报告。

图片.png

    同时,还邀请国内病原监测与生物信息的知名机构的3位技术负责人李培教授、杨逸帆教授、金巍教授进行探针捕获法病原微生物核酸测序技术、探针捕获法病原微生物核酸测序技术和病原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建立的技术报告。

图片.png

23日,本着公益服务会员和科普新技术宗旨,新成立的广西预防医学会病原监测及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举办了为期一天免费新技术培训会,会议专注于生物信息学在病原体检测和监测的实用技术和应用场景。内容涵盖使用ChatGPT进行病原分析,机器学习构建疾病模型和风险预测,以及病原体的高通量测序分析、遗传进化分析,以及疾病相关核心分子计算与预后分析,旨在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技能,促进病原学研究的发展。培训会吸引了来自各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及在校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近200人参加。

图片.png

参会人员对此次交流、培训会反响热烈,普遍认为课程内容丰富、采用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时针对性强,内容覆盖感病原监测及生物信息领域目前概况、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对提升个人科研水平及与撰写高质量论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次会议不仅促进广西病原监测及生物信息领域融合发展,也推动广西病原监测及生物信息领域人才培养及技术创新。

随着广西预防医学会病原监测及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顺利成立和学术交流及培训会的成功举办,该专委会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搭建高效交流平台,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广西病原监测及生物信息分析领域学术发展,推动该领域学科建设与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携手共创新篇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